粤ICP备17044354号-3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扫一扫,访问微社区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
查看: 3642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战后的法兰西海上轻骑 日本海自经典设计的直接来源

[复制链接]

2713

主题

2789

帖子

2792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2792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 楼主| 发表于 2019-8-15 11:46:37 | 只看该作者 |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4 D; g& D! F2 i
二战后,法国研制了T47型驱逐舰。1953年,首舰“絮库夫”号下水,1955年11月入役。该舰满载排水量3740吨,最高航速34节。该舰配备有3座双联装127mm主炮,3座双联装57mm副炮,4门20mm机关炮与4座三联装550mm鱼雷发射管。
5 t9 e3 Z% G( Q: U: Q& d, G 2 w& p* R% ]% r
自1955年服役以来,该舰一直以土伦为母港。1960-1961年,该舰进行了增强指挥能力的改进,拆除了2座鱼雷发射管与一门57mm炮塔,增设了生活区以容纳额外的指挥人员。
8 j2 A7 n: m3 g6 |+ _( v7 A' Y5 a+ h# b- Z % T' d, q' R0 l$ H
1971年6月6日,该舰与一艘苏联油轮发生严重碰撞,舰体在第一个烟囱处折断,断裂处恰恰位于艏楼向主甲板的过渡区。该舰的舰艏沉入海中,后半部分被拖到土伦,于1972年5月退出现役,后被用作“飞鱼”反舰导弹的靶标。
+ t0 T  C6 s' } ! f: q! w2 A9 _2 a4 I, j- U; w
此次事故发生后,引起了大洋彼岸的日本的高度重视。当时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驱逐舰与“絮库夫”级有着同样的问题,即艏楼末端上下两层甲板连接处应力集中、强度较差,极可能在恶劣海况或撞击下,舰体在连接处断为两截。为解决这个问题,日本在长艏楼末端连接处采用了斜坡式设计,用稳固的三角形结构来强化舰体强度。利用这个斜坡,连接处的强度得到了加强,同时舰体视觉上更为连贯。
5 y# ?0 @- D. S* i+ K " v  j, @6 f6 T2 E
“絮库夫”号上的水兵正在操舰。# |/ f$ u, r+ P+ C- j8 p3 U8 G3 P+ A
2 s, |! d% D: Z7 \; g- r
舰上的炊事兵正在制作面包。2 y3 r8 }# F0 `& h# u8 a
( i8 a% s% R7 N' `# b
“絮库夫”号上的仪仗队
9 ?; d9 S; R; E% `5 x0 B( B  p
1 O! \9 Y7 E( h9 H敲响舰钟的“絮库夫”号水兵。5 X$ H. A: N, p; m! ?

2 H9 Y6 I$ T' h1 U' _1 k" T利用空闲时间帮厨,正在削土豆的“絮库夫”号水兵。
& ]0 C  x/ H) x' N% p
分享到:  微信微信
收藏收藏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粤ICP备17044354号-3  

GMT+8, 2024-6-1 20:04 , Processed in 0.086811 second(s), 53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